智能科技如何改变教育

文/首席记者 郑祖伟

日前,以“智能教育的实施路径”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智能教育大会在西安举行。13位两院院士及全国智能教育产业领域的百余名专家学者,围绕智能科技如何改变教育展开探讨。

智能时代教育   促进个性化发展

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,与会专家围绕智能教育政策引导、前沿技术引领以及产品应用转化落地等展开探讨。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认为,智能时代教育改革创新将注重人机协同,教育科学研究将进入交叉融合创新的新阶段,教育治理体系将面临社会人力、数据安全的新挑战。智能时代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,实现更加多元、更加精准的智能个性化评价,促进人的个性化和可持续性发展。

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院士表示,利用智能科技和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升级,优化人才培养体系,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是我们这一代人全力求解的重要课题。

 

推进智能教育   优质资源平衡配置 

会上,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牵头发起的“智能教育扶贫扶智”公益行动正式启动。复旦大学蒋昌建副教授宣读了公益行动宣言,倡导全国各地各行各业,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奉献爱心,推进智能教育优质资源平衡配置。该公益活动汇集科技、教育等方面的多种力量,利用人工智能、5G等前沿技术,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,打造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模式,让落后地区的学校可以拥有智能化的软硬件条件,让山区孩子平等享受与城市孩子同样的先进教育。

伴随公益行动正式启动,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还联合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等单位,向甘肃、广西等7省36县捐赠了“中文作文教学与测评智能系统”。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利用语言智能技术,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,提高语文学科水平。

 

用“新引擎”   加速教育变革创新

“依据大数据,利用人工智能技术,精准计算学生的知识基础、学科倾向、思维类型、兴趣偏好和能力潜质,依据认知与教育规律,可以合理配置教育教学内容,科学落实因材施教。”关于智能教育的内涵,本届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、京师妙笔首席科学家周建设如是说。京师妙笔推出的智能引擎核心“妙笔超脑”,分别针对K12和大学生教育场景,提供了两套行业解决方案:“妙笔超脑K12大语文学科智能解决方案”及“妙笔超脑大学生写作沟通与实践能力提升解决方案”。

据介绍,“妙笔超脑K12大语文学科智能解决方案”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权威教育专家与专业一线教师资源,融合妙笔超脑智能化识别交互、评测批改、分级推荐、分析决策等核心引擎,为教师、学生和家长提供了连接校内外两个学习场景。

“妙笔超脑大学生写作沟通与实践能力提升解决方案”提出大学通识教育应“三思而后行”的核心观点,即面对海量知识,要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、先进的思想理念、哲学性思辨能力,打造集经典阅读、写作表达、朋辈交流、实践升华为一体的行动方案。( 来源:现代教育报